近年来,榆林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打造“千亿级镁铝产业集群”,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高质量绿色转型发展的新路子,绘制中国式现代化榆林图景。
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在争做高质量绿色转型发展方面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榆林新材料模式”。
改革赋能强动力 国企焕发新活力
作为榆林转型发展焕新颜的一个缩影,2009年,为响应“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号召,陕西有色金属集团围绕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三个转化”的战略部署,投资200亿元用三年时间打造了一个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区——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
这座占地5000余亩的榆林新材料集团,下属有三个子公司和五个分公司,充分利用当地煤炭资源优势,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打造了年产能1000万吨煤矿、60万吨铝镁合金及5×330兆瓦的配套电力设施、年产35万吨预焙阳极。
该公司通过上下游产业配套、能源与资源综合利用的煤-电-铝-铝镁合金深加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实现能源与载能产业有机结合,为资源型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做出示范,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大国重器”提供坚实保障。
科技创新激活力 催生发展新动能
榆林新材料集团以“双碳”目标为引领,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构建煤电铝循环经济产业链,凝聚科技力量,激发创新动能,跑出发展“加速度”,创造效益“新纪录”,让资源更有价值。
“榆林新材料集团展项内容丰富,令人震撼!”在第十七届榆林国际煤博会上,榆林新材料集团展区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大家对榆林新材料集团一块煤到一块铝变形记的科技密码竖起了大拇指。
走进位于榆林市榆阳区金鸡滩的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一派繁忙景象。矿井内,智慧科技赋能实现“无人”采煤,电厂内,科技创新 技术改造让资源“转”起来,碳排“降”下来……去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39亿元,年利税34.52亿元,利润总额63亿。吸纳劳动力5000余人,煤炭产量、发电量、铝产量不断攀升,彰显有色先锋。
亮眼成绩单,离不开科技支撑。“我们依托科研优势,把握市场需求,制备出高性能的铝基合金,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榆林新材料集团研发中心主任姚婷说,自2009年以来,公司获得国家专利4项,陕西有色集团科技奖8项。
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副斜井车辆失速保护系统获国家专利并在国内多个矿井推广应用,为全国性辅助运输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尊龙凯时的解决方案。矿井水清污分流、综采自移机尾等一部分技改创新项目取得了显著的安全环保和经济效益。
西安工业大学与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共建的研发中心正式获批,实现了榆林该类型创新平台建设“零”的突破。预计2023年科研投入2.35亿元,构建“产学研用”完整创新链条,聚焦铝基材料科研应用,以科技催生稳增长新动能。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以‘创新之笔’绘发展新卷,激发‘双链融合’新动能,以高质量项目为支撑,促进延链补链强链,推进铝镁精深加工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全国煤、电、铝行业循环经济树立新标杆,为推进‘煤电铝’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贡献智慧力量。”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晓兵表示。
生态文明勇担当 绿色发展排头兵
昔日黄沙漫天,如今绿意葱茏,走在榆林新材料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内,放眼望去,随处可见的旱柳、四季常青的樟子松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摇曳生辉,展现出一幅和谐美丽的生态画卷。
在以前,这里可没有如此美景。“原来榆林这里煤炭大多都是露天堆放,风一吹黑压压一片,环境特别差。现在治理得挺好,遍地是景。”该公司员工如是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勇作表率,不断探索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和谐共生发展的新路径,奋力书写生态环保绿色“文章”,描绘榆林碧水蓝天生态画卷。
投资2.05亿完成发电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投资1.14亿元阳极煅烧烟气脱硫脱硝升级改造,投资1.9亿完成电解烟气系统脱硫改造……建设了碳渣回收冰晶石项目、电解槽大修渣无害化处理项目,井且全厂实现了废水零排放,榆林新材料集团全力打好能源保供攻坚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从煤城到景城的蝶变中,凝结着榆林新材料人的务实与智慧,奋斗与艰辛,让曾经的“灰姑娘”变成了“俏佳人”,从“面子”到“里子”都实现脱胎换骨。